作为日活过1亿的便民类工具,高德的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高德有海量用户,阿里有丰富的生活服务。借助阿里巴巴,高德能够全面介入购物、休闲娱乐、生活服务、活动优惠等O2O市场领域。阿里巴巴也承诺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以及前不久刚刚收购而来的UC浏览器、神马搜索等优势资源,全力支持高德发展。
通过广告、多媒体平台、线上活动等对品牌做宣传。
线上活动鼓励用户参与到更多高德发起的活动中来,目的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活动会有几大主题,公益共建、好友互助、导航参与等等。
面对现有的产品,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快速迭代产品,做好用户体验。
高德携手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首批来自国内交通出行、人工智能方面的清华大学李萌、同济大学杨晓光、中山大学余志等5位科学家团队入驻联合实验室,就数据时代的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智慧公交、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等前沿课题展开联合攻关。同时,高德联合各地政府推动的城市交通大脑以及智慧诱导、智慧公交等首批未来交通科研成果已经在北京、杭州、成都、宣城等城市落地。
10月16日高德地图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达成合作共同推出车载AR导航。首批高德地图车载AR导航主要是应用在智能后视镜上,后续将陆续拓展到车辆仪表盘、车机中控屏幕和HUD平时系统等更多应用场景。
凯迪拉克采用由高德地图提供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已实现全球首个高速公路释放双手驾驶的量产智能驾驶系统——Super Cruise。通过将车辆传感器识别的各类静态地物与高德高精地图上记录的物体进行比对,车辆能够确定在道路上的精确位置和姿态,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性。
一体化解决方案:“高德+千寻”
正是由于与凯迪拉克拥有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德也成为目前行业内唯一拥有高精地图商业化经验的地图厂商。然而,高精地图的应用还不止于此。
完善的客服体系,官网的论坛、官方QQ群及时高效,帮助用户解答问题、收集用户优化建议。
置顶 精华
高德地图公司,生于2002年,GIS服务商出身。2006年08月,高德兼并中国领先的基础地图服务商,进入互联网位置服务市场。2008年01月,高德发布免费手机地图产品迷你地图,杀入手机导航领域。百度地图,2005年上线PC版,2011年上线Android 客户端。在与百度地图的长期厮杀后,到2014年高德地图无论从业务方向还是市场份额都显得十分被动,团队士气一片低沉,于是委身于阿里。
在那段O2O遍地生花的年代,互联网巨头们都认为手机地理位置是一个黄金入口,可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打通的业务,构建生活服务化平台。但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个入口不能构成用户的强需求。从PC迁移的体验决定了用户在移动端优先会选择他们所熟悉的这类网站的产品,而不是通过一个新的渠道进入。
阿里收购高德后,即砍掉其O2O,让高德地图基于其强大地理数据,继续专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其实双方联姻初期还曾推出过地图点菜功能,but我完全没有印象。这里不得不佩服阿里的眼光,阿里入主高德之后,做的第一个关键决策就是要求高德放弃本地生活服务O2O,回归到地图基础技术上,在三年内无商业目标…于是高德继续深挖场景,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位置定位和导航规划,比如推出特色导航语音、提供集打车、驾车、公交、骑行、步行、飞机、火车、客车、火车一体的一站式出行方案。
而百度到2017年,经历糯米裁员,外卖并入饿了么之后,才宣告O2O战略的彻底失败。百度地图5.0的更新时候,将O2O服务全部前置,引发用户反弹。还因为数据完全依靠第三方(高德有自己采集数据),数据更新略慢,曾被用户吐槽“导航带到沟里”。好在今年3月百度已将百度地图并入AI体系,剥离商业化,也开始专注于地图业务自身。
从这段往事可以看出,高德是一个市场敏感度极强、判断力好、反应极快的选手。
置顶 精华
夜了,简单说下【名称】
高德地图
【简介,来源于百度】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三甲”资质,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高德地图联合交通部门进行数据整合,拥有6000万POI和90%的终端覆盖率,服务于超出85%的出行应用。
【定位】
基于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提供出行、位置信息、消费等服务。
【Slogan】
高德地图,您的出行、生活好帮手。
【目标用户】
-- 车主
-- 大众用户
【传播方式】
-- pc端
-- app端
-- 公众号
-- 小程序
【用户关系】
-- 积分机制
-- 收藏关联
-- 地点与生活场景的关联
【用户需求】
-- 想去地方,找不到路
-- 想选择多种出行方式去到目的地。
-- 先看到行程中是否有意外情况或者限制
-- 先查看附近的地方是否有生活及消费的地方
【解决方案】
-- 提供目的地导航的功能
-- 提供多种路径的导航
-- 查看附近的地方,可以按分类筛选
-- 提供租车服务
-- 融入智慧城市的服务
【合作伙伴】
-- 苹果等其他手手机厂商。
-- 其他的需要定位服务的产品,餐饮,旅游等。
【关键业务】
-- 地理信息收集及分析
-- 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
-- 其他产品及厂商的合作
-- 用户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核心竞争力】
-- 通过资源整合,用户量处于行业前列。
-- 基于定位的生活及消费服务
-- 全球性的地理信息服务
【支出】
-- 积分兑换奖品及优惠奖励
-- 地理信息收集计划
-- 推广拉新
-- 数据分析及软件研发
【收入】
-- 产品合作收入
-- 手机厂商合作收入
-- 广告收入
-- 数据分析及应用收费
看很多地方把两者弄混了,
一般来说,用户需求是对标于市场上已有的解决方案,而用户痛点其实就是在已有解决方案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仍然有些需求未能解决,恰恰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用户痛点,痛点才能产生新的动机。
精华
手机地图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活跃用户数基本达到稳定状态,人口红利消失,用户增长缓慢。同时,手机地图app同质化现象也存在,如何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拉开差距,成为地图服务商的必经之路。高德地图联合阿里云计算平台,共同构建“城市大脑”,从数据、生态、应用三个维度完成传统地图导航到互联网出行企业的转型。其中,城市大脑与交通部门合作,打通数据孤岛,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生态层面,高德已经构建包含用户、交警、应用、汽车、景区在内的武大生态。应用层面,城市大脑既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也帮助普通用户实现智慧出行。
精华
位置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和支撑。地图的天然优势是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与移动用户的移动性、位置性的使用行为相契合,介于地图上每一个POI点都是线下商户的位置信息,因此地图上搭载的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实际上就构成了完整的、真实的环境信息,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场景。
想要依托于便利的城市交通串联城市的的吃穿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
路程推荐拥挤交通之类的各种功能现在国内的地图类软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双方布局大生态的进度及身后的资源背景。
精华
这个是自己手边常用的软件,分析她的商业模式,我最感兴趣的是阿里收购后,整体信息量和更新速度的提升。① 定位角度:准确明了,即便步行都可以用的导航。
② 收入模式:日常虽常用,但不可能做到天天签到,所以个人认为广告类收入是高德地图的最主要收入。
③ 根据商业模式的剖析,了解到高德地图的线下活动,这个部分未曾体验,期待有机会可以。
特别是在用户免费后,获取了大量的用户。这样就可以结合阿里数据,策划更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方案,获得更多的推广费
精华
slogan:导航专业、数据准确产品定位:基于多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造城市大脑,实现智慧出行
用户群体:据资料显示,高德地图使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方面,女性方面使用率并不太高。此外年龄层也集中20-39岁的中青年人群。
业务发展情况:高德地图联合阿里云计算平台,共同构建“城市大脑”,从数据、生态、应用三个维度完成传统地图导航到互联网出行企业的转型。其中,城市大脑与交通部门合作,打通数据孤岛,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生态层面,高德已经构建包含用户、交警、应用、汽车、景区在内的武大生态。应用层面,城市大脑既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也帮助普通用户实现智慧出行。
总体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高德,百度比较少用,身边大部分朋友都用高德多,少量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