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 商业闭环设计
模式解析: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财务闭环】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OYO酒店 商业闭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