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工场 服务号

一起发现好产品

关注
×
  • 方案
    闭环

    价值
    闭环

    资源
    闭环

    财务
    闭环

    目标
    闭环

    模式
    闭环

    BCD©嫩芽科技

    滴滴出行 商业闭环设计

    模式解析: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财务闭环】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52 160 156 2人正在参与中……
    2018-10-19 10:41:31
3.1
满分5分
5
4
3
2
1
我要评测

产品介绍

模式解析: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财务闭环】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作者有话说

滴滴出行 商业闭环设计

用户需求(痛点)

用户需要什么帮助?
打车不方便 顶(0) 踩(0)
网约车出现前,打车必须站在路边等候,不仅麻烦,等候的时间也长,效率低。
价格不透明 顶(0) 踩(0)
传统的士价格不透明,特别是外地出差时,路上的黑车经常会有乱收费现象,甚至的士也不打表,宰客是常有的事。
安全存隐患 顶(0) 踩(0)
安全这方面不仅仅在网约车存在,出行方面安全上的问题也是颇多,特别作为女性群体,在安全上的考虑要更多。
缺少优质的服务 顶(0) 踩(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出行的质量也会出现消费升级的现象,只提供交通服务本身已难以满足用户的诉求。
报销监管难成本高 顶(0) 踩(0)
对企业来说报销的监管难度大,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难以控制。
缺钱买车 顶(0) 踩(0)
对于新晋的司机多数是年轻人,由于自身微薄的工资和家庭的固定开支,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新车。
传统拉客模式难获客 顶(0) 踩(0)
随着网约车的普及,用户打车习惯的变化,传统拉客模式越来越难以获客。

解决方案(利他)

为用户提供什么帮助?
手机端一键叫车 顶(0) 踩(0)
在滴滴平台可通过语音或文字输入等便捷方式打车,在时间选择上也很自由,可以按自己的需求约定好上车的时间和地点,提高了打车的便捷性。
价格根据行程提前预估 顶(0) 踩(0)
滴滴平台可对用户的里程和路况做出合理的价格预估,全平台市场价透明,免去了因司机与乘客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价格不合理情况。
直连公安的安全中心 顶(0) 踩(0)
安全性方面还有待考究,但从目前滴滴平台上线的安全中心上可以看到滴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安全中心里,提供隐私号码保护,可设置紧急联系人,并提供行程分享的预防措施,若有危险发生时,可通过平台一键报警,报警信息会直达当地公安机关,行程记录和行程录音也将配合取证。另外,滴滴通过关怀宝提供保险服务,提供可能的赔偿措施。
多元化出行矩阵 顶(0) 踩(0)
提供多元化的出行矩阵,涵盖共享单车、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顺风车(下线中)、公交、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企业版用车制度规范 顶(0) 踩(0)
公司可通过用车制度规范员工用车报销,可以根据用车场景,如加班、办公地点通勤、商务出行、接送机等,限定用车时段、用车方式、用车地点,以及额度封顶等,员工乘车次数、金额、形成记录后台监控可查,发票自动生成。
租车购车加入滴滴 顶(0) 踩(0)
滴滴平台提供低价租车/购车服务,在平台上可以租赁和低首付购车,对于手头上没有那么多钱的青年有较大吸引力,也为滴滴平台司机招募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数据后台流量合理调配 顶(0) 踩(0)
滴滴大数据后台对流量进行合理调配,根据2017年底的数据,滴滴整年为全国400多个城市,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日均订单,司机在车上就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获取用户的订单需求,自主选择接单。

目标用户(用户)

用户包括哪些群体?
乘客 顶(0) 踩(0)
根据百度指数的分析,滴滴目前的主要用户人群,集中在于20-29,30-39,这两个年龄层次,其中,30-39的用户人群数是20-29的用户人群数的两倍多。这里间接体现出了,在青年人群中,有较高经济实力的人群使用滴滴的次数会明显地较低经济实力的人多。
出行报销较多的企业 顶(0) 踩(0)
规模较大,对出行需要进行管理的企业。
司机、准司机、有车一族 顶(0) 踩(0)
专职跑滴滴的司机师傅、出租车师傅等;准备全职滴滴赚钱的准司机;私家车有车一族,希望通过兼职滴滴赚取补贴的。

传播方式(传递)

如何传播产品服务价值和理念?
补贴大战 顶(0) 踩(0)
谈起滴滴的营销方式,很多人会联想到它简单粗暴的红包补贴 。2014年,滴滴发了几十亿红包给司机和用户,用滴滴高管自己的话说就是:与其把钱花在电视台广告上,不如直接让用户体验产品。从0到1,补贴大战让滴滴成功登上叫车行业老大的宝座。
内容营销 顶(0) 踩(0)
随着滴滴体量的提升,在品牌方面的塑造也渐渐投入更多,内容营销在这个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到现在,滴滴的招式已经远不止于生硬的红包补贴,在内容营销上衍生出很多有趣的玩法,比如发布#回家是一种信仰# 的情感式内容营销,比如和可口可乐一起玩的“圣诞心愿车”的跨界式内容营销等。
用户自传播 顶(0) 踩(0)
通过行程结束分享红包,活动领券等形式引导用户传播是滴滴常用的推广方式。

用户关系(维系)

产品和用户保持什么关系?
会员积分 顶(0) 踩(0)
滴滴通过会员和积分搭建更多生活服务场景,维系用户关系。用户可通过完成积分任务来获得奖励,在积分商城可通过消耗积分低价购买食品、流量包、酒店套餐等商品。
优惠券 顶(0) 踩(0)
用户可通过活动领取普通优惠券和套餐优惠券,优惠券限定场景消费,如允许代驾、快车使用,引导用户消费,同时优惠券也是维系用户关系的方式之一。
企业充值 顶(0) 踩(0)
企业开通滴滴企业版后,需要先充值才能使用。
滴滴司机押金 顶(0) 踩(0)
滴滴司机需要在平台上交一定数额的押金,以保证服务的质量,这块也是维系平台、司机、用户三者关系的方式之一。

收入类型(获得)

收入主要包括什么?
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 顶(0) 踩(0)
滴滴出行出租车一般直接和出租车公司合作,每单收取20%的提成。而专车一般和汽车租赁公司合作,同样收取提成,司机没有选择打车软件的权利。当然也有司机自己申请加入滴滴,成为车主。快车是按每单直接收取20%的提成,另加0.5元的保险费。滴滴用户客户端显示的金额和司机客户端显示的金额一般是不一样的,滴滴在收到用户的付费后会直接扣除提成部分,剩余的资金直接转到司机端端钱包。这样只要有人在使用滴滴出行软件,滴滴就有收入进账,这是滴滴很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
广告收入 顶(0) 踩(0)
滴滴发布的2017年数据上显示,平台上用户量高达4.5亿用户,共完成74.3亿次出行服务,而每一次打车都有一个分享红包得到打车券的机会,一个用户转发,可能就会有十多人点击,曝光率是非常可观的。
车辆销售/租赁抽成 顶(0) 踩(0)
网约车商城内入驻各大汽车服务商家,司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平台上购置或者租赁车辆,滴滴根据具体订单情况参与抽成。
保险销售抽成 顶(0) 踩(0)
与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企业合作,平台上可购买车险、医疗保险、意外险等。
投资收益 顶(0) 踩(0)
投资ofo小黄车、人人车、赢时通汽车等企业。
用户量、用户画像及大数据 顶(0) 踩(0)
2018年,根据极光大数据,滴滴用户有1.2亿,日均新增用户量为70.4万人,平台上除了用户数据外,用户的出现方式、频率、场景等构成了滴滴大数据的用户画像,在未来大数据战场上,这方面的积累有助于滴滴分析用户行为,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合作伙伴(共赢)

外部资源包括什么?
投资机构 顶(0) 踩(0)
阿里、腾讯、百度等投资方均有参与,成立六年融资超200亿美元,2018年最新估值550亿美元。
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 顶(0) 踩(0)
与招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资本、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家商业银行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进入移动支付场景领域。滴滴获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互联网+金融
宇通客车等出行类企业 顶(0) 踩(0)
与宇通客车、共享单车等出行类企业合作,打造互联网出行生态。
人人车 顶(0) 踩(0)
与人人车平台合作,提供买车和卖车服务。

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平台用户量 顶(0) 踩(0)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8年2月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国1.4亿的网约车用户,有1.2亿是滴滴用户,过去半年,滴滴出行的日均新增用户量为70.4万人,是日均新增用户量排名第二的网约车app神州专车的7倍,平台用户量行业上难以撼动。
行业地位 顶(0) 踩(0)
2017年12月滴滴出行再次融资40亿美元,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约车行业独角兽。
出行生态圈 顶(0) 踩(0)
滴滴在单车、公交、汽车等出行方式上逐步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的出行方案,结合合作伙伴的优势,提供更多出行周边服务,完善自身出行生态圈体系,形成竞争壁垒。
技术壁垒 顶(0) 踩(0)
滴滴现在每一天完成的订单大概2500万,其实每一天在滴滴的平台上履行的人是4、5千万,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出行平台,而滴滴能够把用户体验做好,大数据和算法是核心竞争力。
网约车的订单匹配模型非常复杂,复杂的原因在于,所有要素是动态变化的,对实时性的要求极高。一个订单,在上一分钟派给A,和在下一分钟派给A,结果截然不同,这是源于乘客位置的变化、司机位置的变化以及交通路况的变化。甚至还有个说法,滴滴算法复杂度可能比AlphaGo都高。

重要业务(执行)

关键业务包括什么?
品牌公关 顶(0) 踩(0)
滴滴当年靠补贴战赢下了江山,代价是从此欠下了还上绵长顽固的舆论债,高补贴时期被惯坏的司机—乘客两端用户,根本不可能体谅想盈利的滴滴。司机收入不断降低,乘客打车费用又在提高,滴滴背上个“冷血暴利”的骂名怎么也摘不掉。加上近期受安全方面的影响,滴滴公关真是活在HARD模式里。
市场推广 顶(0) 踩(0)
滴滴在前期面临着安装软件的司机师傅不多,乘客不会用。滴滴的推广员一天保底60元,推荐一个师傅安装拿10元,再到市场上有较多服务车辆,后来补贴大战吸引更多乘客,在红利的刺激下滴滴司机才逐渐多起来。
平台研发 顶(0) 踩(0)
平台产品线的研发和迭代,含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等。
平台运营 顶(0) 踩(0)
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等产品线上线下运营。
客户服务 顶(0) 踩(0)
日常客服处理,如订单问题、物品遗失、发票等相关咨询。

成本类型(付出)

成本包括什么?
人力资源成本 顶(0) 踩(0)
目前滴滴在全球员工数量在7000人左右,一半都是技术岗,在产品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有着深度投入,7000人的工资和奖金算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
平台研发成本 顶(0) 踩(0)
含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等软件的研发更新成本。
平台营运成本 顶(0) 踩(0)
含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等软件的运营和运维成本。
平台推广成本 顶(0) 踩(0)
含滴滴出行、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等平台的推广成本。
补贴优惠成本 顶(0) 踩(0)
红包、优惠券等活动补贴带来的成本。
3.1
满分5分
5
4
3
2
1
我要评测

麻辣评测

置顶 精华

曾经站在路边打不到车的经历令人非常深刻,我们往往会因为“晚上没车回来”而放弃大好的夜晚活动。

现在随手叫车的经历真是前几年不敢想的,不由自主的就想随便聊聊:

1、有钱真重要:老实说企业这条线我今天才知道扎得这么深(感谢看川)。叫车需求发生在任何地方,但出租车的配比确是盲头苍蝇般的随机,可见定制叫车的需求完全是个硬需求。实际上在滴滴之前曾经有非常多共享拼车的软件出现(以前老板),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技术门槛(体验)太高和推广力度不够而狗带了,说到底还是钱。前期资本的一针肾上腺素,让滴滴跳过了最难的那道推广的门槛,在如饥似渴的刚需面前,指数增长已不是难事。

2、安全问题上,企业没错但是他应该认错:看完妹子被害的新闻,我的第一感受是:“这猪队友是不是傻cha?”受害人已经通知了求报警,猪队友却去问DD要司机号码,要了又能做什么?令我目瞪狗呆的是,竟然所有人都去指责企业。实际上,从法律角度讲企业已经做到了他该做的,剩下的便是让秩序更好、出行更安全的社会责任。就像酒店老板不但要让食客吃得dei劲儿,还要保证食客的不被小偷偷东西(低端的都是打个留意财物的提示,高档的如星级酒店会主动保证治安)。只要DD想保持出行中的大佬地位,他就只能承担好制定规则、成为标榜的角色,想想也真是甜蜜的负担呢。

3、顺风车在等乘客起义:顺风车是非常难以管制,但对于(比较穷苦的)跨城旅客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但是实际上在这个10%的较低频成单顺风车业务里面,DD并不太挣钱,而且又不太好管理,正好出问题有个借口关了得了。最急的莫过于我们这些要带着宠物/行李跨城的无车打工仔了,顺风车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置顶 精华

1、用户需求
随时随地能打到车
2、解决方案
利用互联网建立平台,让更多的车参与进来
3、目标用户
出行用车的人
4、传播方式
优惠券、邀请码、口碑相传、跟随Uber比价
5、用户关系
短时间的雇佣关系
6、收入类型
平台抽成,算法优化,外包车辆
7、合作伙伴
达到一定标准的私家车主
8、核心竞争
运营权,可支配车辆、算法
9、重要业务
拼车、快车、顺风车
10、成本类型
平台维护运营、算法更新、车主召集、处理投诉、政府关系维护

滴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不是国内创新,对标的是UBER,也是UBER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滴滴借助本土优势、人口红利和国人的微创新用红包大战挤走了水土不服的UBER,像另一个百度。
在时间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出行的便利性一直是一个痛点,要么买车,要么就是公共交通好打车,
但不思进取的打车对此痛点视而不见,或电召、路边招手亭、路边拦车都没有根本的解决用户找出租,出租找用户的痛点。
滴滴顺势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双方需求用可见的模式呈现在移动端,这个是本质的区别,而利用广大的私家车主的优质车辆资源自然比路上的出租车好几个档次,加上新鲜的司机、乘客的短暂关系让使用者无不觉得春天的到来。
由于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涵盖的乘客端可以是图便宜的拼车用户,到商务接机的专车用户,需要远门出行的顺风车用户都让打车行业进行了版图扩张。
目前滴滴已经涵盖几乎所有中短途出行、和车辆有关的生态圈,以后出行如果不想拥挤的公交系统,滴滴完全可以做到在家制订全部行程。

在使用过滴滴后,我很难再回到传统的打车习惯,哪怕路边就停了一辆现成的出租车,这是滴滴培养用户习惯后的粘性。同样这也是滴滴的优势。
但就因为这样的习惯,需要滴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点滴滴的公干部门做的还不够,目前可听到有关滴滴的多数都是负面新闻,除了竞争者手段,滴滴也该考虑做一些正面维护的公关。
 

置顶 精华

1、用户需求
随时随地能打到车
2、解决方案
利用互联网建立平台,让更多的车参与进来
3、目标用户
出行用车的人
4、传播方式
优惠券、邀请码、口碑相传、跟随Uber比价
5、用户关系
短时间的雇佣关系
6、收入类型
平台抽成,算法优化,外包车辆
7、合作伙伴
达到一定标准的私家车主
8、核心竞争
运营权,可支配车辆、算法
9、重要业务
拼车、快车、顺风车
10、成本类型
平台维护运营、算法更新、车主召集、处理投诉、政府关系维护

滴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不是国内创新,对标的是UBER,也是UBER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滴滴借助本土优势、人口红利和国人的微创新用红包大战挤走了水土不服的UBER,像另一个百度。
在时间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出行的便利性一直是一个痛点,要么买车,要么就是公共交通好打车,
但不思进取的打车对此痛点视而不见,或电召、路边招手亭、路边拦车都没有根本的解决用户找出租,出租找用户的痛点。
滴滴顺势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双方需求用可见的模式呈现在移动端,这个是本质的区别,而利用广大的私家车主的优质车辆资源自然比路上的出租车好几个档次,加上新鲜的司机、乘客的短暂关系让使用者无不觉得春天的到来。
由于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涵盖的乘客端可以是图便宜的拼车用户,到商务接机的专车用户,需要远门出行的顺风车用户都让打车行业进行了版图扩张。
目前滴滴已经涵盖几乎所有中短途出行、和车辆有关的生态圈,以后出行如果不想拥挤的公交系统,滴滴完全可以做到在家制订全部行程。

在使用过滴滴后,我很难再回到传统的打车习惯,哪怕路边就停了一辆现成的出租车,这是滴滴培养用户习惯后的粘性。同样这也是滴滴的优势。
但就因为这样的习惯,需要滴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点滴滴的公干部门做的还不够,目前可听到有关滴滴的多数都是负面新闻,除了竞争者手段,滴滴也该考虑做一些正面维护的公关。
 

置顶 精华

大家在滴滴的安全、PR、大数据杀熟、企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话题蛮多的,就不重复了;
还是按照看川的格式分析了一下滴滴。


一、用户需求(这里有种从结果推导原因的感觉,但不妨碍重新梳理一遍滴滴)
* 雨雪天气、深夜导致出租车较为难打,司机恶意加价,黑车、宰客情况严重,希望有更多的安全出租车;
* 家住在较为偏远的郊区,出租车数量较少,出行高峰期更是难以遇到;
* 买私家车后使用率较低,希望可以增加汽车的使用率,但不知如何提升;
* 希望可以在上下班路上赚一点外快、零用钱,但不知客源如何获取;
* 普通出租车较为陈旧、环境差,体验不好,希望可以花钱租高端车型,享受更好的待遇;
* 路途太近经常会遇到出租车司机拒载的情况,希望近距离也可以打到车;
* 偏远路段、区域出租车数量较少,比较难等且宰客情况严重;
* 自己驾驶技术娴熟,但传统出租车申请较为麻烦,希望有其他平台可以进行租车或使用自己的车进行载客;
* 针对偏远用户,长途出行时可以与人进行拼车降低出行成本、增加出行方便;

二、解决方案
* 普通私家车可以成为出租车,增大市场可出租车容量,解决出租车数量稀少的问题;
* 快速定位用户位置,解决出租车司机乱逛才能遇到客户的问题,提升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匹配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 普通用户可成为司机进行载客,上班途中赚外快,增加就业机会;

三、目标用户
* 普通出行用户;
* 高端出行用户;
* 有私家车想赚取外快用户;

四、传播方式
* 13年刚开始出行市场大战,资本市场砸钱圈地、疯狂补贴,用户尝到甜头后的自发传播;
* 共享经济当时处于风口,各大媒体报道,资本推动;

五、用户关系
* 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大数据计算、智能匹配等方法链接乘客与司机的出行需求,用户与用户之间无沟通,用户关系较弱;

六、收入类型
* 主要收入类型为佣金(出租车、代驾、保险理财产品等)分成,据说这几年滴滴的佣金分成比例愈发上升,现阶段分成比例未知;
* 掌握大量用户出行数据后上线的金融产品(理财产品金桔宝、车贷、滴水贷)、保险产品(车险、医疗险、航空险等)、理财产品等的渠道分成;


七、合作伙伴
* 支付宝、微信、QQ、银联等支付平台;
* 芝麻信用(也许是因为模型需要,增加司机与乘客的匹配度,官方解释为认证后提升出行概率);
* 各大保险公司(提供乘客、司机出行期间的保险服务以及相关保险服务,PICC、平安、太平洋等各大保险公司均有介入);
* 客服公司(据说是大部分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外包公司,但还没查到是那家公司);


八、核心竞争
* 直接竞争:美团打车、高德打车;
* 间接竞争:共享单车、电动车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单车平台;


九、重要业务
* 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出租车、拼车);
* 代驾车;
* 公交;
* 新车、二手车交易;
* 单车;
* 自驾租车;
* 租车(普通用户租车拍滴滴);
* 理财产品;
* 保险;


十、成本类型
* 对乘客、司机的补贴(这里应该算日常运营成本,但因为体量较大,所以单独拿了出来);
* 日常运营(开发、推广、销售、PR、维护、设计、财务、人事、风控、审核、赔付、保险、客服);
* 基础费用:场地、设备、宽带、服务器等;
 

置顶 精华

大概在14年左右开始使用过滴滴,朋友的推荐以及新用户免单、红包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次打车感受可以说和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非常类似,有一种体验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喜悦。在与快的、uber之战中,用户在享受各类打车软件带来的优惠与便利的同时,线上打车渐渐改变了往日等待出租车的出行习惯。即便后期运营活动的优惠力度减弱甚至价格几乎与出租车持平,身边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滴滴作为打车的首选方式。可以说,滴滴很成功地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了用户线下的打车难的痛点,并且赋予了用户新的打车方式。
但是,滴滴目前在高峰期的打车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滴滴用户在高峰期看到订单上的排队,我现在反而会取消订单,选择等待出租车
 

置顶 精华

几个月前有一段时间滴滴杀熟的问题甚嚣尘上,说的是在Android和ios平台的手机上同一段路程的两个预估价格有较大的偏差。在用户使用的层面上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跟在滴滴就职的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同学的解释是由于地形复杂(比如在商场里面),滴滴复杂的算法对于路程的判断产生了偏差,导致了预估价的差异。我对于这个解释是不能接受的。关于企业道德的事我就不深入了,我想针对一点来说说,这个就是用户体验层面。一个依靠烧钱补贴捆绑用户起家的企业,产品用户体验确实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在于其能否提供解决用户出行的核心痛点。但是个人觉得这个杀熟的现象,都违背了这两个因素。不仅让用户在使用上产生了心理的反感,还会使得用户考虑其替代品,出租车或者其他的专车平台。由于滴滴在中国大陆的网约车市场的垄断地位,日子实在过得舒服,以至于有些时候脱离了用户。毋庸置疑,滴滴以其丰富的服务方式(快车,顺风车(暂时下线),专车,出租车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的出行问题,但是在用户体验层面上,尤其是目前安全问题频出的时候,还需要多加心思,最起码目前与其体量是不匹配的。
 

置顶 精华

早期的滴滴是通过平台连接出租车司机和用户,对于司机来说减少空车率,提高收入;对于用户来说解决打车等车的时间损耗,提升打车效率;并且用补贴和红包的优惠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培养用户习惯;
但是也因为补贴的政策,很多司机会想方设法去拿补贴,还记得自己机场回家叫车的过程中,遇到过好几次坐的车牌号和叫的车牌号不一致的情况,坐车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听到司机师傅在微信群说哪里哪里有一个客户,我这里接了,但是没空你们谁去接单,这种换乘客;有时司机还会告知哪个平台有优惠,你们怎么来拿优惠等等········等等一系列赚钱的方式;
此种情况下,也会暴露出一下人性的另一面,即滴滴的安全事故今年频繁爆发,
而初期的这种商业模式极易被复制,随着与快的的合并和Uber中国的并购,滴滴基本在出行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为用户提供了专车、快车、拼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共享汽车、租车、二手车等服务,逐渐形成了一个出行的生态圈
作为市场垄断性地位的公司,滴滴应该更加注重用户隐私和用户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改进和完善机制的漏洞
17年2月美团上线打车业务,竞争再起,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可以激发一个公司的创新以及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体验;对于用户来说,也可以有更好的乘车体验
 

置顶 精华

我手机上只有一个专门的打车软件就是滴滴,前面有一段时间滴滴关闭了夜间的服务,让我真实感到了惶恐,我大半夜下了飞机怎么办,我在外面逛街逛晚了怎么办?我回不去住的地方了。这是真实的第一反应,我感觉自己找不到替代。这也是滴滴在一片骂声中依旧坚挺的原因。他让我这样的用户产生了唯一性的依赖。当然在特地场景下我也会选择其他出行方式,比如赶很早的飞机,我一般都预约不到滴滴司机接单,我的首选就是飞猪上面给的接送机服务,对接的首汽约车,体验也很好,但是我不会去下载首汽约车app,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去学习这个约车还有那些其他服务甚至更好的东西。我觉得应该存在很多跟我一样有这种思维惯性,懒得再研究同类型的来对的。直接第一反应就是滴滴。接送机就是哪里买票哪里带的平台服务。
 

置顶 精华

模式解析:
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
【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
【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
【财务闭环】
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出、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置顶 精华

[i=s] 本帖最后由 任魁_GkF8nV 于 2018-10-23 18:54 编辑 [/i]

滴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不是国内创新,对标的是UBER,也是UBER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滴滴借助本土优势、人口红利和国人的微创新用红包大战挤走了水土不服的UBER,像另一个百度。
在时间成本高居不下的时代,出行的便利性一直是一个痛点,要么买车,要么就是公共交通好打车,
但不思进取的打车对此痛点视而不见,或电召、路边招手亭、路边拦车都没有根本的解决用户找出租,出租找用户的痛点。
滴滴顺势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双方需求用可见的模式呈现在移动端,这个是本质的区别,而利用广大的私家车主的优质车辆资源自然比路上的出租车好几个档次,加上新鲜的司机、乘客的短暂关系让使用者无不觉得春天的到来。
由于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涵盖的乘客端可以是图便宜的拼车用户,到商务接机的专车用户,需要远门出行的顺风车用户都让打车行业进行了版图扩张。
目前滴滴已经涵盖几乎所有中短途出行、和车辆有关的生态圈,以后出行如果不想拥挤的公交系统,滴滴完全可以做到在家制订全部行程。
在使用过滴滴后,我很难再回到传统的打车习惯,哪怕路边停着空载的出租车,这是滴滴培养用户习惯后的粘性。同样这也是滴滴的优势。
但就因为这样的习惯,需要滴滴承担更多的色会责任,这点滴滴的公关部门做的还不够,目前可听到有关滴滴的多数都是负面新闻,除了竞争者手段,滴滴也该考虑做一些正面维护的公关。

 

滴滴出行 商业闭环设计

分类:生活服务 时间:2018-10-19 成员:2人 评测:156 浏览:1436人 作者:许丰平
项目描述:模式解析: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财务闭环】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用户需求(痛点)

用户需要什么帮助?

  • 打车不方便
  • 价格不透明
  • 安全存隐患
  • 缺少优质的服务
  • 报销监管难成本高
  • 缺钱买车
  • 传统拉客模式难获客

解决方案(利他)

为用户提供什么帮助?

  • 手机端一键叫车
  • 价格根据行程提前预估
  • 直连公安的安全中心
  • 多元化出行矩阵
  • 企业版用车制度规范
  • 租车购车加入滴滴
  • 大数据后台流量合理调配

目标用户(用户)

用户包括哪些群体?

  • 乘客
  • 出行报销较多的企业
  • 司机、准司机、有车一族

传播方式(传递)

如果传播产品服务价值和理念?

  • 补贴大战
  • 内容营销
  • 用户自传播

用户关系(维系)

产品和用户保持什么关系?

  • 会员积分
  • 优惠券
  • 企业充值
  • 滴滴司机押金

收入类型(获得)

收入主要包括什么?

  • 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
  • 广告收入
  • 车辆销售/租赁抽成
  • 保险销售抽成
  • 投资收益
  • 用户量、用户画像及大数据

合作伙伴(共赢)

外部资源包括什么?

  • 投资机构
  • 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
  • 宇通客车等出行类企业
  • 人人车

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平台用户量
  • 行业地位
  • 出行生态圈
  • 技术壁垒

重要业务(执行)

关键业务包括哪些?

  • 品牌公关
  • 市场推广
  • 平台研发
  • 平台运营
  • 客户服务

成本类型(付出)

成本包括什么?

  • 人力资源成本
  • 平台研发成本
  • 平台营运成本
  • 平台推广成本
  • 补贴优惠成本

『方案』闭环

『价值』闭环

『资源』闭环

『财务』闭环

『目标』闭环

『模式』闭环

×
张三的实验室
我刚刚在点子工场平台创建了“抖音”的商业模式实验室,快快和我一起加入“抖音”的商业模式交流讨论中来吧!
微信扫码,支付¥28.5进行查看
剩余积分0,此产品需要消耗积分
使用积分进行查看

提示

×

确定要花费个积分查看《》商业模式么?

取 消 确 定

我要举报

×




我要成为

×
用户需求
解决方案
目标用户
传播方式
用户关系
收入类型
合作伙伴
核心竞争
重要业务
成本类型

『方案』闭环

『价值』闭环

『资源』闭环

『财务』闭环

『目标』闭环

『模式』闭环

为共建一个

良好的商业思维交流互动成长社区

我们邀请你完成

点子工场官方社区

初级学习

帮助你

更快地掌握“”

需要掌握的商业闭环设计能力

麻辣评测 滴滴出行

×
  • ① 用户需求
    ② 解决方案
    ③ 目标用户
    ④ 传播方式
    ⑤ 用户关系
    ⑥ 收入类型
    ⑦ 合作伙伴
    ⑧ 核心竞争
    ⑨ 重要业务
    ⑩ 成本类型

    『方案』闭环

    『价值』闭环

    『资源』闭环

    『财务』闭环

    『目标』闭环

    『模式』闭环

    滴滴出行 商业闭环设计

    模式解析:滴滴成立于2012年,仅仅六年,估值已达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0亿元),根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数据, 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当然,滴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滴滴公司底层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怎么完成整个出行生态闭环的打造的呢?【价值闭环】从价值闭环上来看,滴滴目标用户主要是普通乘客、企业和司机三大类人群,通过一键叫车、价格提前预估、安全中心、多元化出行矩阵等方案解决普通乘客打车不方便、价格不透明、安全存隐患、缺少优质服务等核心痛点;针对于企业则是通过用车规范制度解决企业出行报销监管困难,减少员工不合规打车,私用公报的情况;针对于司机人群,提供分期服务、大数据订单调配,解决司机、准司机缺钱买车,获客难等痛点。传播方式上从一开始的补贴大战,逐渐过渡到企业品牌的塑造,多以情感式内容营销为主,再加上日常用户转发红包等方式,激活和召回用户。在用户关系维系上,滴滴会员积分和优惠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充值和滴滴司机押金也会起到维系和制约的作用,这也是滴滴长久运营上的考虑。【资源闭环】公司资源闭环一侧则背靠BAT等投资机构,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联合各金融公司、出行企业等打造生态圈,数据上显示全国1.4亿网约车用户中有1.2亿用户是滴滴的,足以感受到滴滴行业上的独角兽地位,同时,在技术壁垒上滴滴也深入研究,公司内7000员工中有一半是技术人员,算法大数据等已是其核心竞争。【财务闭环】到目前为止,滴滴已初步完成了自身出行生态的构建,收入类型上主要是服务订单收取的提成、广告收入、第三方服务抽成、投资收益等;成本类型上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平台研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以及补贴和优惠成本等。
评分
一般般 1分 不赞同 2分 还可以 3分 很不错 4分 棒极了 5分

提示

×

恭喜你,支付成功

ideaBCD,开启商业模式设计之旅

查看详细
返回顶部
用户需求
解决方案
目标用户
传播方式
用户关系
收入类型
合作伙伴
核心竞争
重要业务
成本类型